9月29日下午,由陜西省林學會主辦的“枝條(秸稈)生物有機肥制作技術創新與實踐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在西安舉行。評價委員會主任、研究員原雙進,評價委員會副主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劉占德,陜西省生物科技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陳志杰等16位專家教授對陜西厚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陜西省林業科學院合作完成的枝條(秸稈)生物有機肥技術創新與實踐項目進行了成果評價。
會上,岐山縣老科協副會長、陜西厚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宣世榮代表課題組對生物有機肥制作技術項目創新與實踐成果進行了說明,與會專家通過前期考察、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現場詢問答辯等形式對“厚地生物有機肥制作技術”作出以下結論和評價:
一是成功篩選出升溫快、分解木質素和纖維素時間短的微生物菌群,研制出枝條(秸稈)生物有機肥發酵腐熟劑,突破了傳統低溫不能堆肥的技術瓶頸;
二是系統建立了“枝條(秸稈)粉碎、配料混合、堆垛、翻堆、查驗”的生物有機肥制作工藝,具有安全、成本低、操作簡單、堆肥時間短等優點;
三是構建完善了“枝條(秸稈)粉碎、堆肥、培肥、土壤管理一體化服務”的厚地模式,解決了農業技術推廣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在陜西、內蒙、寧夏、遼寧、河南等?。▍^)舉辦培訓班45期,接受培訓1736人次,累計應用面積196萬畝。新增收益21億元,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顯著。
綜上所述,項目結合生產實際,方法科學,數據翔實,結論可靠,對推進減少碳排放、保護生態環境、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傮w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陜西厚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省老科協命名的助力鄉村振興科技示范基地和市縣老科協科技創新示范點,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教學院命名的“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基地現場教學點”。近年來,在宣世榮帶領下,公司技術研發團隊緊緊圍繞鄉村振興、企業技術創新、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土壤結構優化這一主題,充分發揮“厚地模式”和厚地堆肥技術的最大效益,潛心土肥研究,致力技術攻關,為鄉村振興和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岐山縣老科協副會長、陜西厚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在會上代表技條(秸桿)生物有機肥制作技術創新與實踐課題組報告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情況